卫生部关于下发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2:58:26   浏览:83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下发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下发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的通知
卫生部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发布两年来,各地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但由于职业性健康检查涉及面广,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和检查的具体要求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此,我部制定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以便使职业性健
康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现将《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发给你们,请各地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我部卫生监督司。

附件: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根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41号部长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系指对从事有职业危害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所进行的医学检查。
第四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由卫生部领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负责。
第六条 用人单位凡安排人员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上述有关作业。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对下列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一)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者;
(二)从事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者;
(三)曾从事过粉尘作业的离岗者或退休者。
对曾从事过有害作业的职工离岗前或退休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周期按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已发现受到职业性损害的人员,应及时安排治疗或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
第十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凡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
(一)技术人员的考核培训与技术指导;
(二)质量控制和抽查、抽检;
(三)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报告;
(四)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事宜。
第十二条 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统计报告制度,除向被检查单位发出体检结果和处理意见外,还必须按《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对怀疑可能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按《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确诊。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妥善保存职工上岗前、离岗及退休前和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并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本人。



1997年10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1989年11月1日,海关总署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第三条 进出境旅客必须将所带的全部行李物品交海关查验。在交验前,应填写“旅客行李申报单”或海关规定的其它申报单证向海关申报;或按海关规定的申报方式如实向海关申报。
旅客经由实施“红绿通道”验放制度的海关进出境,应按照海关公布的选择“红绿通道”的规定,选择通道,办理行李物品进境或出境手续。
第四条 查验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时间和场所,由海关指定。海关查验行李物品时,物品所有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物品,开拆和重封物品的包装。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单独进行查验。海关对进出境行李物品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
第五条 进出境旅客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接受委托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其委托人的各项规定办理海关手续,承担各项义务和责任。
第六条 旅客行李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围的,不准进境或出境。
旅客行李物品,经海关审核,按本办法附件《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规定的范围验放。进出境物品的合理数量和准许各类旅客进出境物品的具体限值、限量及征免税规定,另行制订。
第七条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的物品进出境,在海关检查以前主动报明的,分别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并可酌情处以罚款。藏匿不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物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别管制的物品进出境,海关按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第八条 旅客以分离运输方式运进行李物品,应当在进境时向海关申报。经海关核准后,自旅客进境之日起六个月内(含六个月,下同)运进。海关办理验放手续时,连同已经放行的行李物品合并计算。
以分离运输方式运出的行李物品,应由物品所有人持有效的出境证件在出境前办妥海关手续。
第九条 经海关核准暂时进出境的旅行自用物品,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由旅客复带出境或进境。海关依照规定凭担保准予暂时免税放行的其它物品,应由旅客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进出境手续或将原物复带出境或进境。
第十条 进出境物品所有人声明放弃的物品和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逾期三个月(易腐及易失效的物品可提前处理,下同)未办理海关手续的物品,以及在海关监管区内逾期三个月无人认领的物品,均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旅客携运属下列情形的物品,海关不予放行,予以退运或由旅客存入海关指定的仓库。物品所有人应当在三个月内办理退运、结案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处理。
(一)不属自用的;
(二)超出合理数量范围的;
(三)超出海关规定的物品品种、规格、限量、限值的;
(四)未办理海关手续的;
(五)未按章缴税的;
(六)根据规定不能放行的其它物品。
第十二条 旅客应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订的其它管理规定,办结物品进出境的海关手续。
第十三条 海关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它管理规定免税放行的物品,自物品进境之日起两年内,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的,应向海关申请批准并按规定补税。
按规定免税或征税进境的汽车,不得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在汽车运进使用两年后,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其中免税运进的,应按规定补税。
第十四条 进境旅客携带“境外售券、境内提货”单据进境,应向海关申报,海关办理物品验放手续时,连同其随身携带的实物合并计入有关征免税限量。
第十五条 涉及特定地区、特定旅客和特定物品进出境的管理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权有关海关依照本办法的原则制订,经海关总署批准后,予以公告实施。
第十六条 进出境旅客未按本办法或根据本办法制订的其它管理规定办理进出境物品的申请、报关、纳税以及其它有关手续的,有关物品不准进境或出境。对违反本办法并构成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给予处罚。

第二章 短 期 旅 客
第十七条 短期旅客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应以旅行需用物品为限。
短期旅客中的居民和非居民中的中国籍人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照规定的限值、限量予以征税或免税放行。
短期旅客中的其他非居民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办理。
经常进出境的边境居民,边境邮政、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和边境运输工具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经常进出境的人员,携带进出境的物品,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以旅途必须应用的物品为限。未经海关批准,不准带进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
持特殊通行证件来往香港、澳门地区的短期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海关依据本办法另行制订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长 期 旅 客
第十八条 长期旅客中的非居民进境后,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其居留期间自用物品或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海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长期居留证件(或常驻户口登记证件)、其他批准文件和身份证件,办理审批验放手续。
上述人员在办妥上述手续前进出境或在境内居留期间临时出、进境携带的物品,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长期旅客中的居民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根据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四章 定 居 旅 客
第二十条 获准进境定居的旅客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向海关交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办理审批手续。经核准,其在境外拥有并使用过的数量合理的自用物品,准予免税进境;自用小汽车准予每户征税进境一辆。旅客持主管海关的书面通知,到物品进境地海关办理验放手续。
进境定居旅客自进境之日起,居留时间不满二年,再次出境定居的,其免税携运进境的安家物品应复运出境,或向海关补税。
第二十一条 获准出境定居的旅客携运出境的安家物品,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境的物品需按有关规定办理外,均可予以放行。

第五章 过 境 旅 客
第二十二条 过境旅客未经海关批准,不得将物品留在境内。
第二十三条 进境后不离开海关监管下的交通工具或海关监管区直接出境的旅客,海关一般不对其行李物品进行查验,但必要时,海关可以查验。
第二十四条 过境旅客获准离开海关监管区,转换交通工具出境的,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携运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的附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发布实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
“非居民”指进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外其通常定居地者。
“居民”指出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内其通常定居地者。
“旅客”指进出境的居民或非居民。
“短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暂时居留不超过一年的旅客。
“长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连续居留时间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旅客。
“定居旅客”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境或出境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移居境内或境外的旅客。
“过境旅客”指持有效过境签证,从境外某地,通过境内,前往境外另一地的旅客。
“行李物品”指旅客为其进出境旅行或者居留的需要而携运进出境的物品。
“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出租。
“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规定的正常数量。
“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指非居民本次进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出境之日止,或居民本次出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进境之日止的时间。
“分离运输行李”指旅客在其进境后或出境前的规定期限内以托运方式运进或运出的本人行李物品。
“征免税”指征收或减免进出口关税(即进口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税)。
“担保”指以向海关缴纳保证金或提交保证函的方式,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其承诺的义务的法律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起实施。原对外贸易部1958年9月29日(58)关行林字第985号命令发布的《海关对进出国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同时废止。
附: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附件
----------------------------------------------------------------------------------------
| 第一类物品 | 第二类物品 | 第三类物品 | 第四类物品 | 第五类物品 |
|----------------|--------------|--------------|------------------|--------------|
| 食品、衣料、 | 烟草制品 | 价值在 | 电视机、 | 打字机和 |
|衣着、工艺美 | 酒精饮料 |1,000元以|洗衣机、电 |价值人民币 |
|术品、价值人 | |上的生活用 |冰箱、照相 |200元以上、|
|民币200元 | |品 |机、录像机、 |500元(含 |
|(含200元)以| | |音响组合、 |500元)以下|
|下的手表和其 | | |收录音机 |的电子琴、 |
|它生活用品 | | |摩托车和价 |照相机等其 |
| | | |值人民币 |它生活用 |
| | | |500元以上、 |品 |
| | | |1,000元(含 | |
| | | |1,000元) | |
| | | |以下的其它 | |
| | | |生活用品 | |
----------------------------------------------------------------------------------------
注:1.本表所称进境物品价值参照海关审定的关税价格确定。出境物
品价值以国内法定商业发票所列价格为准。
2.准许各类旅客携带本表所列物品进出境的具体证、免税限量由
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3.本表内未规定限值的列名物品不再按价值归类。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南府发〔2010〕3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0年4月30日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八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一日

南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7〕26号),支持南宁市节能减排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是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门用于促进全市工业、建筑、交通、商贸等各领域节能和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财政专项资金,包括节能减排项目补助、节能减排效果奖励和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等。

  第三条 专项资金由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能减排办”)和市财政局负责管理。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择优引导、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 安排使用范围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安排使用范围

  (一)列入国家、自治区、市年度计划的节能减排项目;

  (二)运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技术实施的项目;

  (三)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项目;

  (四)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项目;

  (五)国控、自治区控、市控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项目和减排项目;

  (六)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减排管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编制专项规划、开展专项检查、奖励先进,以及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

  (七)其它节能减排项目。

  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列入国家、自治区、市节能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优先支持与市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签订节能协议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责任书的企业,以及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第三章 拨付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补助和效果奖励的支持方式。节能减排项目补助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拨付;节能减排效果奖励资金在通过节能减排考核评估后拨付。
  
  第四章 申请条件

  第六条 申请专项资金应具备的条件:

  (一)申请节能减排项目补助资金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承担项目的企业应具备合理的经济规模,有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具备项目实施能力;

  3.项目前期工作扎实,项目配套条件好,技术先进适用且经过可行性论证,有可靠的原料来源,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二)申请节能减排效果奖励资金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项目节能1000吨(含1000吨)标准煤或节能率30%(含30%)以上;

  2.投入少、见效快、成效明显的节能产品、技术以及节能小发明、小项目,项目年节能量在100吨标准煤以上;

  3.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自治区审核验收的企业;

  4.经国家核算核定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的项目。
  
  (三)申请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资金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及市人民政府有明文规定必须开展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2. 市节能减排办布置展开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第五章 专项资金补助标准

  第七条 节能减排项目补助、节能减排效果奖励资金标准由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根据行业特点,分别负责制定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商业节能、交通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等资金补助标准;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资金占全市年度节能减排财政专项资金的比重不得超过5%。以上专项资金补助标准由市节能减排办和市财政局对各行业提出的资金补助标准水平进行平衡后,给予批复。
  
  第六章 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查、下达、拨付和使用
  
  第八条 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根据下年度本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下年度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商业节能、交通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资金计划,报市节能减排办汇总平衡后,由市财政局列入年度预算。

  第九条 每年第一季度,市节能减排办牵头对全市节能减排资金使用计划汇总和平衡,确定补助奖励的项目和金额,由市节能减排办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节能减排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条 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部门根据行业需要,分别组织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申请资金所需材料,由市财政局审核拨付。

  第十一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后,按国家财务有关规定处理并专款专用。
  
  第七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 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部门负责组织本行业节能减排项目的申报和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组织验收,了解项目实施节能目标和减排指标的实际效果,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评估,确保专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市财政局负责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的安排、落实和管理,会同市节能减排办下达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办理资金拨付。
  
  第十三条 各县、城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改局(经发局)、经贸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部门按照职能负责对本辖区内的节能减排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 市节能减排办、财政局会同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环保局、商务局等单位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全市通报并责令改正、撤销补助、追回全部财政资金的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挤占安排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市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等部门在年终向市节能减排办、市财政局报告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节能减排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